从教师到校长、教育局长,如今再回归学校,我始终没有脱离教育一线。多年的高效课堂实践中,我们遇到过形形色色的问题,分析一下有三个关键问题:一是课改如何切入学校的整体工作,二是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三是好课的标准。针对这三个问题,从实践出发,采取系统论的方法,我给出三个模型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模型:学校迭代升级六级建模
高效课堂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把学校及其直接相关的外界环境看作一个大系统,其中包括若干子系统,子系统又由更小的系统组成;子系统有各自规律,同时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即育人功能。我们把大系统分成六个子系统,分别是文化系统、课程系统、教师系统、设施设备系统、体制机制系统、外界环境系统。在学校这个大系统中,把高效课堂作为一个系统去看待,它包含在课程系统中,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
六级建模中,学校文化系统主要围绕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还包括了相关的理念,通常表述为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哲学认识。
学校围绕文化系统设计课程,并决定如何实施课程。也就是说文化系统决定课程,或者说开什么样的课、怎么开课是由育人目标来决定的。高效课堂包含在第二个子系统中,只是过去我们重点探索的是如何实施课程,较少涉及开什么样的课程。实践中我提出一个“课程核心论”的观点,认为学校工作的核心是打造和实施课程,通过课程实现育人功能。学校在进行六级建模过程中,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都应该成为学校工作的核心。而完成这项核心工作,需要高素质教师团队的支持、设施设备的支持,这是第三和第四个子系统。而保证人员和设施都能围绕课程有效发挥作用的便是体制机制系统。另外还有外界环境系统,包括生源、政策、资金、家长、社会支持等。课程系统作为子系统,居于学校工作的核心,对文化的落实和其他子系统的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校长只有在学校这个大系统中找准高效课堂所处的位置,从课堂走向学校教育这个整体,才能更好地获取多方支持,顺利推进课改,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二个模型: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基础建构的五级模型
在探索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不同专家有不同观点,教师如果全听专家的,最后就不会上课。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过程中,还有一种现象:学生解放了,教师被模式捆住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大家在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上没有取得共识。我们建议可以采用五级模型,即通过探索五个方面的规律,综合形成课堂设计的基本原理,即学科的规律、学习的规律、成长的规律、人生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可以理解为分别研究学习对象、学习行为、学习主体,并且把学校生活放在人生坐标中审视,把个体的一生放在立体的社会生活背景下考量。通过这样五个维度的研究,为课堂教学的设计提供依据。比如,关于学科规律,我们在实践中带领教师通过研究学科知识结构、学科思想、习题设计、生活中的学科素材、学科中的事件人物和历史发展等五部分来具体把握学科规律特点,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这是学科教师的基本功,五个方面共同构成学科的哲学。同样,通过对学习规律、成长规律的研究也给我们设计课堂教学提供了依据。
学校课程不能停留在知识层面,也不能仅满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是要站在人生的高度,我们的教育工作才会有深度、有格局。真正的教育家一定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
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和原则的共识可以消除模式上的僵化与分歧,如此,课堂上的每个人都会是自由的,每个教师都可以按规律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而教师按规律教学也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
第三个模型:好课堂标准模型
经常有校长问:今天评课,明天评课,总在评课,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在高效课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提出,好课应该满足三个标准:一是立体达标,既能完成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又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二是符合规律,即符合学科规律、成长规律、学习规律、人生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三是今天比昨天好,这是动态发展标准,对教师专业成长极其重要,我们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标准评价教师,而应该用昨天与今天的变化看待教师的成长。我们希望教师怎样鼓励学生成长,我们就应该怎样鼓励教师成长。
(作者系河北省廊坊一中原校长、廊坊市教育局原副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