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未来课改的趋势,首先需要分析当下课改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由“教为中心”的旧思维逐渐演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新定式。虽然“教为中心”的观念和行为必须改变,但矫枉过正演变为排斥教的“学为中心”的新定式,也有其弊端。具体表现为:教师处于附属地位,教围着学转,教师的引导作用缺失。
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对策:一是强化教学设计。目标导航: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可测;路径导引:实现路径围绕学习目标全链条设计,充分考虑前置学习和后置学习所需要的时间,避免增加新的负担;问题导向:把每一个目标转变为关键问题,减少重复性、机械性作业。二是建设学习资源,包括音频、视频资料,优化教材内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课堂教学解决关键问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完成的任务,教师绝不包办代替,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三是反思教学常识,站在学生的立场,对“认真预习、专心听讲、勤奋学习、理解记忆、熟能生巧、举一反三”等教学常识进行反思,加强学习科学研究,设法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二:从过去完全接受学习的旧思维逐渐演变为现在完全合作学习的新定式。具体表现为:过分关注学生的表达力、参与度,过分强调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严重不足。
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对策:一是强化思维能力,围绕思维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突出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进而提升学习力。二是处理动静关系,既要组织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也要留足冷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三是改进学习方式。强化整体学习、创造性学习和对话学习等方式的引导,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问题三:由过去名校中心的旧思维逐渐演变为现在“弱校”中心(虽然目前的课改名校并非是弱校)的新定式。具体表现为:特大城市学校参与少,名校参与少,高中名校尤其是顶尖名校参与更少。这些学校参与少的最大弊端是,难以使课改在城市学校形成燎原之势,并为课改增加势能和动能。
解决这个问题也有三个对策:一是消除名校顾虑,让名校尤其高中名校了解课改的本质是轻负担高质量,利用名校的资源优势,引导名校参与课改,发挥名校在课改中的示范作用。二是突破薄弱环节,高中名校的平行班和青年教师是名校的薄弱环节,对名校的升学率没有显著影响,可以把其作为名校课改的突破点,形成名校内部的示范效应。三是打造新样板,发挥名校名师的作用,建立课改的教学设计库和不同课型的新模板,让名校成为课改样板,引领全国课改。
(作者系深圳市南山区教科所教研员、清华附中校长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