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场所,是一个充满灵性和智慧的地方。长期以来,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坚持“成人与成才齐头并进,素质与分数相得益彰,今天和明天不偏不废”的办学主张,引领教师不断亲近课堂、研究课堂,把握课堂发展的方向,走出了一条伴随着课改推进的质量成长之路、特色强校之路。
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课堂地位不断凸显,就有了“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论断。从这种意义而言,课堂被视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决定着师生生命的质量。上好每节常态课,让学生“有收获且开心”,做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成为每个教师的职业梦想。只有亲近课堂、研究课堂,把握课堂发展的方向,让教师的人生在课堂精彩绽放,教师的职场生活才有成就感、幸福感,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才会成为必然。
眼中有人,从“随堂听课”到“三课递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对一位有经验的管理者来说,他关注的焦点就是教师的每一节课,而听课和分析课是管理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如今,走向学科深处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革,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而推进有效课堂关键在教师,难点在课堂,焦点在评价,管理却在校长。
案例1:“随堂听课”的管理机制
聚焦课堂,学校催生了“随堂听课”或“推门听课”的管理机制,旨在随时掌握教师常态下的课堂教学状况,及时对教学过程实施评价,促进教师精心准备并上好每一节课。
而“随堂听课”在学校管理中也遭遇过婉拒:“对不起,我这堂是练习课”“不好意思,这节课我安排了单元测试”。其背后隐藏着教师深深的忧虑:哪能每节课都考虑那么多?作为新教师,对没有教过的新课总是没有十分的把握;被听课实在不自在,一节公开课要花那么多时间;领导听课,就会打下各种各样的烙印,据此对我的教学能力作出误判,岂不是很冤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因此,校长“随堂听课”遭遇到了“推开门,关心门”的心理现象,往往被看作一种行政管理手段,更多与监管、控制、督查、评价等行为联系在一起,这与“随堂听课”的初衷大相径庭。“随堂听课”无预约、无计划、无目的,评点不到位、针对性不强,让教师无所适从,使校长陷入尴尬的境地。
为了改变这些情况,校长“随堂听课”需要凸显积极管理行为。“随堂听课”制度可以递进为——通过“领导预约”或“教师邀请听课”,把教师自己的最好水平发挥出来,充分展示自我;发现有效的教学手段,推广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帮助教师专业发展;通过诊断,整改低效流程,提高教学质量;与公开课区别看待,更注重教师对课堂基本要求的把握,对学生主体的关注,使教师真实展现自己的常态教学。在我看来,“随堂听课”可以采用“相互听课、指名听课、指导听课”等“三课递进”举措,同时考虑教师的工作年限、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方面,把“随堂听课”与人文管理、专业递进结合起来。
心中有梦,学生自我发展的实现
课堂教学是学生能力与素养得以发展的关键平台,新课程改革不仅把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的资源、动力的资源,借此发挥“师生、生生、师生和文本”之间“三个互动”的作用,实现的是现代教学理念的落实,学生个体潜能的释放,自主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自我发展的实现。
树立正确的课堂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是我国基础教育界长期以来固化的一种错误观念,正如佐藤学教授所说,“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
为学而教的课堂支持。课堂教学在从“教什么、怎么教”向“学什么、怎么学”转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否在不断隐退: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个体解决不了的在小组中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在班级内解决。为学而教,一是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学习的愿望、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潜力;二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有错误、有问题;三是要有指导学生独立学习、小组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调节学习节奏的能力;四是要有宏观的课程设计能力和文本解读能力。
观察课堂教学流程与组织架构。课堂要充分考虑“教师”“学生”“课程”三个课堂要素,选择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活动与流程,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如建构情境、问题辨析、促进思维挑战和变化等,从而真正让学生的学习在“动力值、方法值、数量值、意义值”上实现增值。
案例2:时事演讲
在课堂教学中,学校教师创新“课中课”的学习方式,用“时事演讲”的形式把“听、说、读、写、思”整合成一门课程,让学生参与演讲、对话、辩论,这种教与学方式的新型尝试,基于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热门话题、焦点问题、困惑问题等学习需求,通过一次次演讲,比较、辨析、对话、合作,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分析、辩证表达,突破了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开辟了议论文写作的第二条道路,既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落实核心素养的提升。
课堂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场所,是一个充满灵性和智慧的地方。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教师才能熟知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道德和公民性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健康和安全发展、艺术和审美发展的规律,具备自觉运用学习科学理论,掌握学习规律,有效开展学习计划、学习实施和学习评价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要着力构建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育模式,当下的“时事演讲”已经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常态。
案例3:创立有效教学的模式
深度教学强调为理解而教、为思想而教、为意义而教、为发展而教,把学生作为教学和教学改进的对象。
我们采用理解性教学策略、问题导向教学策略、回应性教学策略等。
数学课堂教学实验《高三“二轮解题教学”流程》在南京市推广。(见下图)
由学习金字塔理论获得启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进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同时,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因而,我们在课堂上就要改变和优化学生学习的方式。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师生的精神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考教师的教,这是以学考察教,以学促进教;议课时,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和依据,这是以学讨论教;通过观课议课,促进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因材施教,因学施教,这是以学改进教。
脚下有路,探讨更多教学可能
“研课”是一种人际互动,大部分人更愿意选择合意的东西听,而不是选择不容置疑的听,“研”的可接受性明显高于“评”的可接受性。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变预设与执行为预设与生成,可以使课堂焕发巨大的生命力,形成丰富多彩的课程形态,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也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使学校获得健康快速发展的内在力量。
案例4:课堂教学的四种“研课”形态(人人公开课、导师展示课、徒弟汇报课、大奖赛优质课)
学校每年公开课近1000节,探讨来自课堂的“增量”,逐步形成“课题到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的教研风气。
有的教师在研课过程中表示,参加课堂教学的系列活动,根本目的是为了“磨炼”。在准备参加“上课、评课、赛课”的过程中,会得到同事更多的启发与指导,自然进步最快——这是“磨”的过程;同时自己也会全力以赴,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潜能——这是“炼”的过程。
“研课”是对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进行多角度的认识和理解,发挥教学想象力,探讨更多的教学可能。这里涉及课堂的四个维度,一是学生学习的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二是教师教学的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三是课堂性质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四是课堂文化的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等,从这些视角关注,实现教学指导的“精微化”“精准化”。
具体而言,“一堂课”研讨有“五问”:一问“问题开放了吗”,二问“重心下移了吗”,三问“会捕捉资源了吗”,四问“小组讨论时机对吗?有核心问题吗”,五问“资源如何处理?提升点找到了吗”。“一类课”研讨的“五问”:一问“有没有目标递进设计”,二问“课型基本结构是否清晰”,三问“不同内容学生的学习困难是什么”,四问“如何捕捉类课型研究中的不同资源”,五问“类课型教学结构的灵活与创造在哪里”。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而是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推进有效课堂与抓教研、形成校园文化密不可分。“研课”在于启发教师,而不是去改造教师,要让教师享受发现和成功的喜悦,从而赢得自信。推进有效课堂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改革,关乎教风、学风建设的策略。我们要将有效课堂纳入学校文化,使学校形成积极向上的教研文化,让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习惯,让创新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让教师在良好的群体中得到熏陶感染。同时,专业成长的种子只有播撒在精彩的课堂上,教学研究才有源头活水,才能接地气,才有意义和价值。显然,关注自我经验、关注同行见解、关注学生收获和反思理念支撑、改善教学行为的课堂改革经验,无一例外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力量。
聚焦课堂,就是不断改进、优化我们的行为方式,就是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发展学生,就是加入情境变量让每位教师在鲜活的教育教学场景中,实现教育职场人生的卓越成长。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
|